第185章 忽悠梅大师出戏曲界的专辑

    这时期国内录制这些玩意一般都是这种黑胶唱片,磁带也有,不过用的少。

    这些磁带多为钢丝录音,比如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等人专程到无锡为阿炳录制了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张寿臣这个无意间的举动,瞬间打开了刘平安的思路,后世这些名家唱段存留下的唱片失真很严重,但自己不怕啊,有空间在,以后拿到后世在翻录出来。

    自己不是为了赚钱,只为后世的人能领略到这时期的名家风采,后世的京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是不是没落了?那些所谓正宗唱京剧的戏园子,卖票都卖不过半路出家的老郭。

    刘平安给张寿臣倒了杯茶,问道:“老哥,你把这书给我了,你那边怎么办?”

    张寿臣回道:“我那边还有几本,等回到津门之后各家都要送过去一本。”

    听到这话,刘平安不再多言,他们这行分很多派,里面的弯弯绕绕也挺多,看看后世就知道了,他怼我,我爆你,你又Diss他,天天扯不完的蛋,比他妈的看相声还过瘾。

    刘平安转过头看向梅大师,笑着说道:“梅老哥,你们戏曲界的这些名家不合出个专辑,以便流芳后世?”

    梅大师眼前一亮,笑呵呵道:“可以考虑考虑。”

    刘平安连忙道:“还考虑啥啊,我可以赞助,到时候出了专辑给我留一份就行。”

    旁边喝茶的朱家溍从小就酷嗜戏曲,跟着劝道:“梅大师,我觉着这是件好事。”

    以前这些名家也有出过唱片,不过一般都是各录各的,但要是说把这些名家的经典戏曲录到一张专辑里,那还真是少之又少。

    而且大多都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比如民国时期谋得利洋行就曾发行过由京剧名角合录的唱片,这些唱片通常由打唱班的人演唱,并标上名角的名字,以此来欺骗消费者。

    如果能合录成一张专辑倒也是桩美谈,也能为后人留下一些东西,梅大师喝着茶沉思了片刻,有些心动道:“我这几天联系联系同行吧。”

    刘平安赶紧马屁道:“凭您梅大师在戏曲界的地位,小小专辑拿捏。”

    这话逗的梅大师哈哈大笑一声,用手指虚点了刘平安几下。

    梅大师同意联系此事就差不多有一半的希望,他可是华夏戏曲研究院的院长。如果现在不把戏曲界的专辑弄出来,以后的机会就会越来越渺茫,梅大师在61年就去世了。

    刘平安拉着朱家溍和王世襄开始给梅大师开小会,另一边张寿臣、侯保琳几人陪着舒大家闲聊,请教一些相声创作和改编上的事。

    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于士德跑过去把门打开,原来是服务员来问要不要开始上菜。

    “上菜吧,咱们有事酒桌上在聊,平安为了给他大哥接风,可是带好酒过来的。”王世襄对着门口的于士德说道。

    “嚯!又能喝上平安的好酒了!”舒大家在一旁笑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